![]() |
日期: 2014-04-01 信息来源: 校团委
【编者按】北京大学“青年岗位能手”评选活动自2009年开始举办,作为与“青年文明号”相呼应、相配套的个人创先争优活动,在全校青年职工中产生了广泛和深远影响,对于引导和鼓励青年职工立足本职岗位、增强服务意识、提高服务水平、凝聚力量推进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起到积极作用。2013年,“青年岗位能手标兵”和“青年岗位能手”称号首次提升为校级荣誉,经过校工会、后勤党委、机关党委、直属单位党委、图书馆、校团委、医学部团委推荐和组织评审,共评选出北京大学2012-2013年度青年岗位能手标兵15名和青年岗位能手25名。为进一步树立榜样,弘扬岗位建功精神,提升“青年岗位能手”活动在广大青年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,激发和调动全校青年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用青春共同铸就辉煌的“北大梦”,本网将陆续刊登获奖者事迹,以飨读者。
后勤部门一直是与同学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部门之一,也是工作开展难度相对较大的部门。在后勤部门,有着一大批技术过硬、品质优秀的青年职工,新近获评北京大学2012-2013年度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的汪一波就是他们中的一员。
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,汪一波一直在水电中心工作,现担任水电中心水电运行办公室副主任。在工作中,他时刻保持谦虚、谨慎、律己的态度,对自己严格要求,一丝不苟。汪一波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责,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师生日常生活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。
夯实基础,认真履职
“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”,汪一波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踏实严谨的作风,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。同时他也深知:只有夯实基础,才能做好工作。因此在工作之余,他也一直非常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。
随着学校的高速发展,电网规模也不断扩大,现已发展到1座110KV电站、9处开闭站、40多处10KV配电室、百余台变压器的规模,电缆长度更是以百公里计算。校内各高精尖实验室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这就需要电网运行万无一失,事故处理要准确、有序。与此同时,电网建设也正在向现代化和自动化发展,以往的运行办法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。
为此,汪一波和科室领导一起分析电网结构,吸纳北京供电公司运行管理的优点,对不同用电需求用户进行分类,制定出一套适合北大电网运行的计划及相应应急预案。
北大水电运行岗位面临着人员紧缺的问题。通过电站、泵房巡视线路规划、设备运行状况等特点,汪一波为运行人员排好巡视范围,并定期进行轮换,高效利用现有人员完成日常运行工作。面对种类繁多、数量巨大的设备,建立设备台账进行管理势在必行。台账制度可以准确了解现有设备运行状态,防止误操作;了解设备投运时间,有利于制定维修、保养、更新计划。在科室同事配合下,汪一波完成了主要设备的存档、登记工作。2011年—2012年,通过对到期设备检修,共消除安全隐患10余次。
亲力亲为,冲在一线
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,一个工程能否顺利开展,前期的调研和方案论证至关重要。为了保证方案符合实际情况,减少后期施工中的问题,汪一波每次都亲自出现场,测量、下电缆沟。仅2011年—2012年完成的方案就包括:科学院家属区电气改造、燕北园电气改造(一期、二期)等家属区改造项目5项,学生宿舍空调增容改造、校园路灯景观灯系统改造等校区内改造项目10项,理教、实验设备楼等外线工程5项。
工程现场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、工期的重要环节。工程实施与很多部门都有交叉,并且校内的很多工程都是在不停课、不腾空的情况下进行,因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。汪一波在参与管理工程时,注重前期沟通,事先与相关部门老师进行沟通,介绍工程情况,特别是在可能造成不便的环节听取各方意见,对施工计划进行细化、优化,尽量减轻停电影响。汪一波每天都亲临施工现场,严格管理施工队伍,强调施工安全,把控质量。他所参与管理的学生宿舍空调增容改造工程、家属区防雷改造工程等10余项民生工程都达到了预期目标,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。
在有突发情况时,尽快恢复供水供电是水电人的职责。在周围领导、同事的言传身教下,汪一波继承了水电中心“有情况冲在第一线”的优良传统。2012年7月21日,北京遭受60年一遇的大雨,地处学校低洼地的勺园开闭站进水。汪一波第一时间到达了现场,一方面组织人员及时排水,并通过网络等渠道发布情况说明;另一方面和技术人员一起反复协调临时供电方案。经过连续24小时的奋战和多个方案的尝试,终于恢复了该区域的供电。朱善璐书记也到现场慰问抢修人员。听到朱书记的鼓励后,汪一波“更感受到了身上的担子”。
平民学校的资深班主任
从2010年开始,汪一波连续3年担任平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。
在做班主任期间,汪一波不管刮风下雨都坚持和学员一起聆听主课讲座,同时注重维持课堂秩序,让学员有更好的学习环境。此外,他还组织平民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,锻炼学员的团队合作与社会交往能力,开拓学员们的视野。在组织班委策划活动时,汪一波努力发掘大家的兴趣点,力争让更多的学员参与其中,乐在其中。
汪一波还认真地做好平民学校的宣传工作。他组织学员投稿、设计、编辑班刊《燕园百草堂》,并且撰写部分平民学校的活动报道。他写的《平民学校举办“党在我心中”诗歌朗诵比赛》和《北大106名一线服务人员走进平民学校第五期课堂》分别获得2011年和2010年“好新闻奖”一等奖及三等奖。
通过平民学校这个平台,汪一波和学员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。在谈到对平民学校的付出时他说:“我深信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记住平民学校,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平民学校。”
汪一波在日常工作中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。他也获得了2008年奥运工作先进个人、2010年北京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。但是在荣誉面前,汪一波说:“我深知荣誉属于过去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更加注重对业务的深入学习,注重积累、勤于思考,努力探索和改进工作方式,为将北大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编辑:拉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