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动态

动力中心召开“建设不停电的燕园”提案座谈会

7月4日,北京大学动力中心召开座谈会,围绕北京大学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“建设不停电的燕园”提案展开深入探讨。总务部部长、动力中心负责人张胜群,动力中心副主任马志永和教职工代表集成电路学院张大成教授、计算机学院汪小林教授、物理学院吕劲教授、物理学院张志科老师及总务部和动力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会。

会议现场

动力中心计划科科长张海峰介绍了学校电网基本情况。北京大学部分电力设施已建成20多年,老化现象比较严重,其中110kV变电站及10kV变配电室的设备老化问题尤为突出。针对这一情况,动力中心已经制定并实施了逐步更换设施设备的计划。然而,老旧设备更新耗资巨大,为了保障校园教学科研活动的稳定运行,设备更换工作需分阶段在寒暑假期间有序实施。根据电力行业标准和规范,110kV变电站需每5年进行一次大修,每年两次小修,涉及触头、轴承等关键部件的分解检修。还需定期开展110kV变电站及10kV变配电室的预防性电力试验,包括绝缘测试、开关检测等。此类检修不仅是行业标准要求,也是保障供电安全的必要措施,此前家园食堂低温配电室等在试验中发现安全隐患,及时进行了排除。

座谈会还交流和分析了供电保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。教职工代表们对此积极建言献策。张大成提出,学校应将动力系统视为校园安全稳定运行的“生命线”,高度重视并加大投入,可借助专业公司的技术力量提升供电保障水平;汪小林呼吁加强事前防范,建立完善预警机制,做到防患于未然;吕劲建议推动制定五年计划,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,逐步改善校园供电状况;张志科建议从学校层面系统解决问题,探索利用发电车等方式在停电时提供临时供电,减少停电对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影响。

张胜群指出,教职工代表的提案与动力中心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,都是为了学校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,为学校的“双一流”建设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的动力保障。长期以来,动力中心的工作在师生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,不断更新设施设备,改善升级水电暖气管线,不断提高动力系统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。

会议最后,与会各方达成共识,将携手共进,全力推动设备升级改造和供电保障工作,为北京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加稳定、可靠的供电环境。